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环境学科
创新引智基地/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贵阳
550001
摘 要:为了探讨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利用贵州省2007-2016共10年间统计数据,选取建设占用耕地量与非农GDP产值两个重要指标,运用脱钩指数模型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贵州省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分析数据集。数据结果表明,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曲线总体呈“M”型变化;脱钩状态依次表现出波动调整期、过渡平稳期和波动调整期共三个时期的动态变化过程;脱钩状态类型中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时期占到统计周期的33.33%,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理想的良性循环发展状态。数据集包括以下内容:(1) 2007-2016年贵州省非农GDP变化率;(2)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量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分析数据。数据集存储为1个Excel文件(.xlsx格式),数据量为14.2
KB。
关键词:经济;耕地占用;脱钩分析;贵州省;农业
DOI: 10.3974/geodp.2019.01.09
经济发展中耕地资源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保证耕地安全就是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甚至关乎社会稳定[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土地在经济建设中的快速增长利用对生态环境和我们的耕地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耕地环境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形成新的挑战[2-3];我国目前造成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中建设用地的过度占用与农业发展结构的调整,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对耕地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近些年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论证[4-5],目前,国外脱钩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有:运用脱钩理论模型定量评价经济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其用“脱钩”来表示二者的关系[6];Velmas在2003年对欧盟15个成员国的GDP增长与物质消耗的脱钩关系研究提出了基于变量的综合脱钩分析方法[7];芬兰学者Tapio提出脱钩弾性模型并应用到农业发展研究中,进一步拓展到资源、环境、碳排放等领域[8]。
随着脱钩理论运用的不断进步与完善,现阶段我国对脱钩分析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效,主要表现在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探讨GDP增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GDP,碳排放量与水污染程度等指标与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其中,宋伟等通过江苏省常熟市20年耕地建设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了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原因[9],陈百明等分析了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脱钩的理论框架与体系[10],胡智超等运用脱钩理论分析了中国1999-2006年间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变化相互关系及其机理原因[11],郭琳等人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脱钩关系[12],杜红亮等用国家数据研究了GDP发展对耕地占用问题的影响[13]。总体而言,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目前没有突破性进展,主要还是只对土地环境问题的现状评价,国内利用脱钩分析方法对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14-15];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脱钩分析方法以贵州省为例对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期对贵州省的耕地保护,土地管理和经济发展及其调控提供理论参考。
贵州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数据集[16-17](2007-2016)的名称、作者、地理区域、数据年代、数据集组成、数据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政策等信息见表1。
条 目 |
描 述 |
数据集名称 |
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数据集 |
数据集短名 |
LandTransformationEconomicsGuizhou_2007-2016 |
作者信息 |
刘青山, L-7869-2018,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364845045@qq.com 陈浒, 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
gy_chenhu@163.com |
地理区域 |
中国: 贵州 |
数据年代 |
2007-2016 |
数据格式 |
.xlsx |
数据量 |
14.2 KB |
数据集组成 |
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量与非农GDP产值 |
基金项目 |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综合治理与 生态产业规模经营技术与示范(
2016YFC0502601) |
出版与共享服务平台 |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http://www.geodoi.ac.cn |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续表
条 目 |
描 述 |
数据共享政策 |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的“数据”包括元数据(中英文)、实体数据(中英文)和通过《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发表的数据论文。其共享政策如下:(1)“数据”以最便利的方式通过互联网系统免费向全社会开放,用户免费浏览、免费下载;(2)最终用户使用“数据”需要按照引用格式在参考文献或适当的位置标注数据来源;(3)增值服务用户或以任何形式散发和传播(包括通过计算机服务器)“数据”的用户需要与《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编辑部签署书面协议,获得许可;(4)摘取“数据”中的部分记录创作新数据的作者需要遵循10%引用原则,即从本数据集中摘取的数据记录少于新数据集总记录量的10%,同时需要对摘取的数据记录标注数据来源[16] |
3.1 研究区概况
贵州省(24°37′-29°13′N,103°36′-109°35′E)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属于中国西南高原山地地貌,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北连重庆、西靠四川、东与湖南毗邻、南与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重要交通枢纽;全省总面积17.61万平方千米,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全省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截止到2015年年末,贵州省全省常住人口为3,529.50万人,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7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846.54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即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等增加值4,636.7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和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增加值为5,251.15亿元,增长11.5%,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127元/人,比上年增加3,280元。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2.1
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脱钩的概念及其模型
关于脱钩理论,最早是我国台湾学者李坚明参加经合组织能源环境评估项目时,首次将“decoupling”翻译成“脱钩”,并将其应用于中国环境资源评估[18],据经合组织专家的脱钩分析方法,研究者们普遍共同把阻断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及其变化速度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相应变化的不同步称为脱钩[19],即将GDP增长速度快于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增长速度时称为“相对脱钩”,非农GDP的增长是经济发展;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时称为“绝对脱钩”。本研究运用脱钩模型选取两个主要指标:建设占用耕地量、非农GDP产值,基于OECD提出的脱钩理论和方法采用如下脱钩弹性系数模型[20]:
(1)
式中:n代表第n个年份,Qn代表第n个年份脱钩弹性,RIn代表n个年份建设占用耕地量,RIn-1代表n-1个年份建设占用耕地量,CLn代表n个年份非农GDP产值,CLn-1代表n-1个年份非农GDP产值。
图1 脱钩程度坐标 |
3.2.2 脱钩弹性衡量标准
运用Tapio和李坚明等学者的脱钩分析究理论方法[8,18],通常将0.8和1.2作为评价脱钩弹性值状态划分的标准,常用η1、η2来分别表示脱钩理论分析中的脱钩弹性临界值0.8、1.2,最后建立两者的脱钩程度坐标及其脱钩程度衡量标准,分别如图1,表1。
从表1可知,根据Tapio[8]的划分方法将脱钩弹性值0.8和1.2作为脱钩状态划分的临界值,并分别用η1,η2表示脱钩弹性临界值并将脱钩状态划分为4大区间8种状态类型,如表2。
表1 脱钩程度衡量标准
区位 |
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 |
VIII |
△CL/CL |
+ |
— |
— |
— |
— |
+ |
+ |
+ |
△RI/RI |
— |
— |
— |
— |
+ |
+ |
+ |
+ |
Qn |
Qn<0 |
η2<
Qn |
η1<Qn<η2 |
0<Qn<η2 |
Qn<0 |
η2<Qn |
η1<Qn<η2 |
0<Qn<η2 |
脱钩名称 |
强脱钩 |
衰退脱钩 |
衰退脱钩 |
弱负脱钩 |
强负脱钩 |
扩张负脱钩 |
扩张连接 |
弱脱钩 |
表2 脱钩区间值与脱钩状态
区间 |
区间值 |
脱钩状态类型 |
Ⅰ区间 |
(-∞,0) |
强脱钩 |
Ⅴ区间 |
强脱钩 |
|
Ⅷ区间 |
(0,0.8) |
弱脱钩 |
Ⅳ区间 |
弱负脱钩 |
|
Ⅶ区间 |
(0.8,1.2) |
扩张连接 |
Ⅲ区间 |
衰退连接 |
|
Ⅵ区间 |
(1.2,+∞) |
扩张连接 |
Ⅱ区间 |
衰退脱钩 |
3.2.3 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贵州省统计局和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官网统计公开公布数据,其中,贵州省GDP数据主要参考收集贵州省统计局官网里“统计数据”栏目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http://www.gz.stats.gov.cn/tjsj_35719/),根据每年统计公开的GDP得来。
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数据主要参考收集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官网里“政务公开”子栏中“信息公开目录”的“建设用地”里的“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用地备案情况公示”,根据每年统计的建设用地得来。最后再结合《贵州省社会经济统计资料(2007-2016年)》与《贵州省土地利用变更数据(2007-2016年)》[21]。
4.1 贵州省经济发展情况
由图2及表3我们对2007年到2016年贵州省近10年的计算结果看出,从2007年开始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迅速,非农GDP在近10年不断增长,由图2看出总体上经济发展迅速,呈上升趋势,从2007年的3956.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3104.69亿元,10年间增长近4倍,总数增加了9148.09亿元,在2010年以前增长率较慢,从2010年后GDP增长加快,总体呈稳步增长趋势;而GDP的10年变化率在2010年略有回升,总体上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在2011年时GDP产值比上年增长率最大,在2015年增长率最小,后在2016年出现增长率回升反弹;贵州省经济10年总体GDP增长率呈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前期经济总量小所以增长变化率高,到后期经济总量大从而经济增长变化率变小,但贵州省经济依然保持着至少每年10个百分点的增长率。总体上,从图2、图3看出近10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量与非农GDP产值同样都保持着增长趋势,非农GDP产值呈现平稳增加的趋势,建设占用耕量地呈现波动增加的趋势。
表3 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分析[19]
年份 |
建设占用耕地量(hm2) |
建设占用耕地变化率(%) |
非农GDP产值 |
非农GDP变化率(%) |
脱钩弹性系数 |
脱钩状态 |
2007 |
3956.6 |
— |
2254.61 |
— |
— |
— |
2008 |
4278.58 |
0.0814 |
2785.55 |
0.2355 |
0.35 |
弱脱钩 |
2009 |
2816.23 |
-0.3418 |
3339.49 |
0.1989 |
-1.72 |
强脱钩 |
2010 |
6301.4 |
1.2375 |
3963.64 |
0.1869 |
6.62 |
扩张负脱钩 |
2011 |
7642.09 |
0.2128 |
4975.62 |
0.2553 |
0.83 |
扩张连接 |
2012 |
19337.46 |
1.5304 |
5912.18 |
0.1882 |
8.13 |
扩张负脱钩 |
2013 |
7064.21 |
-0.6347 |
6977.74 |
0.1802 |
-3.52 |
强脱钩 |
2014 |
12418.42 |
0.7579 |
7975.56 |
0.1430 |
5.30 |
扩张负脱钩 |
2015 |
13948.60 |
0.1232 |
8861.94 |
0.1111 |
1.11 |
扩张连接 |
2016 |
13104.69 |
-0.0605 |
9887.89 |
0.1158 |
-0.52 |
强脱钩 |
图2 2007—2016年贵州省非农GDP产值与非农GDP变化率
图3 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量与建设占用耕地变化率
4.2 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
4.2.1 脱钩指标分析
根据脱钩理论对贵州省2007~2016年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统计结果,从表3及图4的脱钩指数分析可以看出,近10年来贵州省的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两者的脱钩关系主要表现为弱脱钩型,强脱钩型、扩张负脱钩型和扩张连接型共4种类型。2008年为弱脱钩状态类型,2009年,2013年,2016年为强脱钩状态类型,2010年,2012年,2014年为扩张负脱钩类型,2011年和2015年表现为扩张连接类型;其中,强脱钩类型和扩张负脱钩类型的频率在这4种脱钩状态类型中最高,其占统计期总数最多,占比66.66%;然而扩展连接类型占统计周期总数的22.22%,扩展连接类型占比最少,占统计周期总数的11.11%,耕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时期占到统计周期33.33%。如图4所示,2007年至2016年的脱钩弹性系数曲线表明,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的脱钩与经济发展的状态依次表现出弱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强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强脱钩共9种脱钩状态变化过程。
从整体趋势来看,两者之间的脱钩呈现不稳定状态,总体呈“M”型变化,由此看出贵州省这10年间大部分经济发展表现出良好中呈现波动的发展状态,建设占用耕地压力较大,贵州省近些年对土地资源中的耕地保护依然面临较大挑战。
4.2.2 脱钩动态变化分析
从表3和图4可以看出,近10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弹性呈现出动态的趋势,脱钩指数变化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8-2009年,2010-2013年,2014-2016年,对每个阶段的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阶段(2008-2009年):即波动调整期,整体上,此阶段经历了从开始的弱脱钩到后来的强脱钩状态变化,此阶段的波动状态特点是波动幅度小且脱钩弹性系数呈递减变化,从2008年的0.35降至2009年的-1.72。该时期的建设占用耕地量呈现下降趋势,从图3可知建设占用耕地变化量是波动变化的,由2008年的4278.58 hm2减少到2009年的2816.23hm2;非农GDP值增加,由2008年的2785.5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339.49亿元,即建设占用耕地量有所减少而非农GDP依然增加;非农GDP产值变化率下降,从图3看建设占用耕地量与建设占用耕地变化率同比下降。
图4
2007—2016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脱钩弹性系数
上述结果表明,从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状态来看,该阶段呈现良好的态势,从两者的发展健康情况来看,由较理想形状态向最佳最理想状态转变。2009年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的滞后效益,在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土地整理与保护的《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文件,文件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区域的土地利用开发及其土地规划负总责,严格实行问责制,地方政府加强了土地管理,严格土地审批,另外还受2008年贵州省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受到冲击,遏制了建设占用耕地的态势,导致建设占用耕地量大大减少。
第二阶段(2010—2013年),即过渡平稳期,该阶段脱钩关系共经历了四个状态变化过程,分别是:由最先的扩张负脱钩类型到扩张连接类型,再转化到扩张负脱钩类型,最后转化成强脱钩类型;此阶段脱钩弹性系数变化大,在2012年脱钩弹性指数变化最大,达到8.13,在2013年脱钩弹性指数降到最低,为-11..38,此阶段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与第一阶段相比建设占用耕地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总体有所提升的变化,非农GDP产值变化较大,在总体下降的趋势中有所回升,2012年的变化率最大,达18.82%;非农GDP产值变化率与建设占用耕地变化率在2011年和2012年表现为负相关的关系,在2013年两者同比下降,且建设占用工地量的变化率大于非农GDP的变化率;建设占用耕地在2012年骤然增加到19337.46公顷,比2011年增加了11695.37公顷,是2011年的2倍多,变化率达此阶段最大值,此阶段总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健康状况来看,该阶段呈现出由不理想状态向经济在不断增长,而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在不断减少的最佳最理想状态转变,总体该时期的发展状态良好。
以上结果表明,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的脱钩关系首先表现出理想状态,后来向动态变化调整,从二者之间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这一阶段转向了最佳最理想状态,分析现阶段波动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此阶段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是由于2010年下半年起,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稳定、国际金融动荡起伏,经济大国美国的大型金融机构相继破产,由此在全球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此美国上世纪大萧条以来由次贷危机演变而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阻碍了经济建设,于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通知》,制定出台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的意见》,在安居工程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铁路、公路和机场等扩大内需项目国家共审批、核准贵州省重大项目103个,对建设占用耕地的大幅增加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加上当年在扩大内需政策的积极作用和刺激之下,从而导致建设占用耕地变化率大幅提升。
第三阶段(2014—2016年),即再次进入波动调整期,该时期的脱钩经历了3个动态变化过程,分别是: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强脱钩,脱钩状态指数在3年间呈下降趋势,由图4可知此阶段2014年的脱钩指数最大,为5.30,2016年脱钩指数最小,为-0.52;该时期建设占用耕地量的变化较为平缓,非农GDP产值稳步增加。由图3看出2014年建设占用耕地的变化率最大为75.79%,2016年的变化率最小为-6%。非农GDP的变化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非农GDP产值变化率在2015年降到贵州省近10年的最低值,为11.11%,从图3看出建设占用耕地量却达到贵州省统计10年的最大值达13948.60公顷,2016年非农GDP产值也达到近10年来的最大值达9887.89亿元;从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二者的关系发现,该阶段由最初表现的不理想状态向最理想状态的变化过程。
上述结果表明:该时期贵州省土地利用中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两者的脱钩状态处于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过渡期,该阶段呈现态势良好;总体上建设占用耕地在此阶段是10年来最多的时期,这说明贵州省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调整经济发展与土地保护的最优发展策略,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和保护,从而使贵州省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缓和。
究其原因,首先是中央政府制定了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接着地方各级政府也不断落实耕地和农田保护的政策措施,这有效遏制了全省建设占用耕地的步伐,大力推进建设用地置换工作,认真执行关于《土地管理法》的有关土地保护法规,保证土地利用中新增用地费用必须缴足,使得新增用地的总费用比以前大幅度提高,以此有效抑制了建设用地的增长。其中,严格对城市用地规模以及城镇用地规模的审核执行,坚持城镇用地规模必须服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要,不断挖掘已有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的潜力,贵州省不断重视耕地保护,不断摸索调整两者的关系,在经济发展中加大了对耕地保护政策的落实与监管,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土地的节约利用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最后各地区不断保证落实城市与郊区结合区域耕地资源的保护政策,这减轻了全省耕地占用的压力,建设占用耕地变化率下降,最终使得耕地在全省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保护,从而使得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一直保持着理想的良性循环发展状态。
5.1 结论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主要运用脱钩理论方法研究评价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建设占用耕地量与非农GDP产值作为主要指标来计算分析贵州省2007年到2016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贵州省2007—2016年土地利用中建设占用耕地变化与非农GDP变化二者的关系主要呈现出4种状态,其中,强脱钩与扩张负脱钩状态类型期数合计占比最多,占统计总期数的66.66%,10年中总共有3年处于强脱钩状态,说明在研究期贵州省摆脱了发展经济必须以牺牲耕地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
(2)贵州省2007—2016年的脱钩状态在10年间整体呈现出“M”型的状态变化,经济发展状态在这10间主要表现出从最初的不理想状态到最佳最理想状态,再到不理想状态,最后又呈现出最佳最理想状态的良性循环发展过程,表明贵州省经济发展在近10年受土地利用中建设占用耕地的影响减小,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减弱;虽然如此,贵州省近10年来建设占用耕地量仍然存在扩大趋势,这主要与经济发展中必须以占用耕地建设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要有关。
(3)总体上,贵州省近10年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二者的脱钩弹性系数不稳定,可分为3个阶段,即波动调整期,过渡平稳期和波动调整期:首先,第一阶段(2008—2009年),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二者的脱钩弹性系数变化较小,脱钩状态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建设占用耕地量越来越少进而建设占用耕地的压力不断减小,最后形成经济发展中的理想状态;第二阶段(2010—2013年),脱钩弹性系数变化显著,脱钩状态由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扩张负脱钩—强脱钩状态的发展趋势,建设占用耕地压力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小与经济发展同步再增加最后持续减小达到与经济发展最理想状态的过程;第三阶段(2014—2016年),此阶段脱钩弹性系数表现出不断递减趋势,脱钩状态主要是由扩张负脱钩转变为弱脱钩最后再到强脱钩的动态变化过程,土地利用中建设占用耕地存在的压力也表现出趋减态势,最后形成经济发展中的最佳最理想状态。
5.2 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
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本省的气候和地理优势,充分利用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产业的带动作用,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快产业转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发展新兴技术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等第三产业,促进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持续脱钩。
2)健全土地监管制度,完善土地审批流程
首先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和审批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土地的使用有法可依,其次要严格土地立法,加大关于土地的执法力度,高效合理利用土地,最后要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完善土地审批流程,加强土地利用监管才能避免土地的无效损失和破坏及其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贵州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良好发展状态。
3)适度可持续开发,合理按规划利用
土地开发应根据贵州省的地理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安排各行各业用地,土地利用要先进行土地评价,对所需土地作出科学利用规划,因地制宜安排土地利用类型,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坚持用科学的城市总体规划引导,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坚持适宜的土地开发和利用强度。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脱钩理论引入到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却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和不足之处: ①研究数据只选取从2007年到2016年10间贵州省发展的建设占用耕地与非农GDP数据,可能不能完全代表贵州省整体全面的发展状态,有待今后获取更为长期和全面的数据对其进一步研究;②基于脱钩理论的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只以贵州省进行研究评价,其省份选取单一可能不具有唯一性,以后的研究有待拓展到其他区域;③本文运用脱钩理论对指标间的关系只作了定性分析,没有对相关性作量化分析,有待运用多指标进行综合深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探讨。
[1] 李佳, 南灵. 耕地资源价值内涵及测算方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 干旱区资源与境, 2010, 24(9): 10-15.
[2] 杨克, 陈百明, 宋伟. 河北省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分析[J]. 资源科学,2009, 31(11): 1940-1946.
[3] 李玉平, 蔡运龙.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3(6): 784-789.
[4] 郜红娟, 蔡广鹏, 罗绪强等. 基于能值分析的贵州省2000-2010年耕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6): 307-310.
[5] Cao, Y, Chen, H., Qin, Y. L, et al. Type synthesis of fully-decoupled 2T2R parallel mechanisms based on driven-chain principle [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6, 23(5): 45-52.
[6] 杨仁发, 汪涛武. 江西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脱钩分析——基于虚拟水的视角[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35(20): 95-98, 111.
[7] Velmas,J.Global trends of linking environ-mental stress and economic growth[J].Turk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es Adaministration,2003,18(7):55-60.
[8] Tapio, P.Towards A theory of Decoupling: Degrees of Decoupling in the EU and the case of Roae Traffic in Finland between 1970 and 2001[J]. Transport policy, 2005, 12( 2): 137-151.
[9] 宋伟,陈百明,陈曦炜.常熟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脱钩(decoupling)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09):1532-1540.
[10] 陈百明, 杜红亮. 试论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脱钩研究[J]. 资源科学, 2006(5): 36-42.
[11] 胡智超. 中国耕地资源变动与非农经济发展的脱钩研究[A].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7.
[12] 郭琳, 严金明. 中国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的退耦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17(5): 48-53.
[13] 杜红亮, 陈百明. 基于脱钩分析方法的建设占用耕地合理性研究(英文)[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4): 52-58.
[14] OECD. Decoupling: a conceptual overview [J]. Oecd Pppers, 2005.11(7):208-211.
[15] Jiang, Y., Chen, F. M., Wang, Z. Early warning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the energy analysis in Wu’an city [J].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6): 319-323.
[16] 刘青山, 陈浒. 贵州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数据(2007-2016)[DB/OL].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2018.DOI: 10.3974/geodb.2018.07.02.V1.
[17]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出版系统. 全球变化科学研究数据共享政策[OL]. DOI: 10.3974/dp.policy.2014.05 (2017年更新).
[18] 李坚明,周春樱,曾咏恩,许纭蓉.台湾可持续能源发展指标建构与耦合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41(05):474-478.张文斌.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耕地占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J]. 水土保持通报, 2015, 35(6): 149-154.
[19] 钟太洋, 黄贤金, 王柏源. 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脱钩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1): 18-31.
[20]
张勇, 汪应宏, 张乐勤, 等.安徽省建设占用耕地与经济发展的脱钩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5): 71-77.
[21]
http://www.gz.stats.gov.cn/tjsj_35719/.